身體紀事創作計畫-從「為什麼要跳舞呢?」開始

複象公場
Jul 23, 2021

--

作者 王珩

《我們在此出發!》劇照 攝影何中竣

在這一篇文章中,我想要寫一寫關於這三年的肢體紀錄劇場創作計畫,「身體紀事創作計畫」的起源與對於整體計畫至今目前的觀察。在臺灣「跳舞」並不是一件日常的事情,在過去教育與社會環境中,舞蹈大多缺席在一般人的生活裡,多數人對自身的身體觀大多是保守的,但是,「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身體」這個事實從來都沒有改變,「身體」作為感知世界、採取行動的載體,依然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一切,包含了每個人自身的生命故事與記憶,而這個計畫主要是環繞在「個人動態是如何與身體記憶連結」及「我們是如何以身體去定義自身的」這兩個命題,期望能在不同的人身上尋找到驅動自身舞動身體的根本因素,然而「身體紀事創作計畫」在一開始並不稱為這個名字而是「素人肢體紀錄劇場」,現今的名稱是2021年與團隊討論後才更改的,當初會選擇改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目前工作下來,發現「素人」這個詞的想像不適用於表演者的身上,我們更是期望他們以自我身分的專業表演者參與演出。接下來我將概述關於此計畫的這三年。

先從起源說起吧,這可能要追溯到我的舞蹈科班人生。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舞,而且從國中一路到大學都是舞蹈班,但在這漫漫跳舞的人生中,我不斷地在面對 「我為什麼要跳舞呢?」與 「跳這些舞跟我有什麼關係?」 這些問題,即使我很幸運地確定我是喜歡跳舞的,不過在日復一日的練習後,仍然有許多使我迷失方向的時候 ,而在這樣的階段下,卻又時常會看到身邊的人或是影片中有人在跳舞時看起來開心、享受的樣子,此時我就特別地好奇這個情緒是從哪裡來?他的原因又是什麼?而在挖掘的路上才慢慢地發現,與其說是開心,其實更像是他跳起舞來的樣子是「自由」的,因此我便開始研究該要如何把所學的動作轉換成自由和自己的樣子。當時,在問了很多人也看了很多部影片與訪談後,我便得到了一個結論,那就是要對舞蹈有很濃厚的熱情與喜愛!於是我開始在每一次跳舞前,默默地在心裡默念:「我愛跳舞!我愛跳舞!跳這麼久了一定是很愛啊!」,好像真的有用。

一路上帶著這個問題,在2019年時,我來到桃園的舞蹈社教一群成年人(20–60歲)跳舞,他們來自各種地方並且有著不同的身份,而看到他們在忙碌的人生中,還願意每周定時來跳舞,而且看起來很開心時,我馬上產生了很大的疑問 “你們為什麼跳的那麼開心啊?而且看起來很自在、很享受的樣子!好漂亮啊!”。我開始想要從他們身上去尋找答案,再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工作坊與各種形式的訪談後,我漸漸認識了他們,才發現原來他們來跳舞的背後都有一個很明確的原因,有來圓夢的、有偷偷來跳舞的、更有想挑戰自己的等多個故事支撐著他們的身體動態樣貌,而不同的原因與身份也造就了他們獨特的身體與處理動作的方式。第一年,我們便從「為什麼要跳舞」的主題出發,並於思劇場演出第一部作品《我們在此出發!》。在演出後,我持續想要去挖掘他們的身體歷史是如何形塑現今的樣貌、姿態與動態,因此決定往更深的個人經驗去探索,我們開始從他們身為不同職業、母親、女兒、太太這樣的身份脈絡(表演者剛好為全女)出發,探討被他者觀看下的感受、長久以來的規範與因為身份而被期待的樣貌,在經過種種的挖掘及身體工作之後,我們創作了《跳針》這個作品。

《跳針》劇照 攝影李法老

在這兩年與他們工作的過程中,我發現「舞蹈」(或說是動作姿態與動態)是與他們的生命緊緊相連接的,像是作品中期望他們展現一個露肩的動作,很自然地表演者會有害羞且緊縮的身體姿態,而最迷人與令人動容之處,並不是在他做了什麼獨特的或是高難度的動作,而是看到他如何帶著背後的生命歷程在當下處理演出的內容。當他在說一個故事或是執行一個動作時,可以看到背後那些個人且私密的過往情感,在很複雜的交織後,彙整成當下的他,並執行動作,每當此刻,即使是再簡單的動作,都可以感覺深厚且感人。

這個計畫走到現在,計畫的命題也逐漸明朗,我期望去挖掘更多不同的身體故事,同時去發掘其所發展出來的個人動態,進而解答我對於「為什麼他舞蹈長這樣」的根本問題,而在後兩篇的文章中,我將更精細的分享與剖析《我們在此出發!》與《跳針》的創作過程與發現。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